|
去菲律賓讀碩士博士是怎樣的一種感受?近幾年大家都崇尚著去海外留學,然后將自己的學歷鍍層金,于是我也選擇了來到了菲律賓,這邊是傳說中最實惠最經濟的留學模式,可是沒有經過任何的實地考察以及是實地體驗的我, 草率的 選擇了一家大學(符合國家教育部認證的學校)讀研究生, 本科是在國內學習的護理學,在這邊我選擇的是心理學碩士(MASTER OF ARTS IN PSYCHOLOGY),于是我的噩夢就開始了!我的英文雅思考了6分。
以前都覺得身邊的朋友們在國外留學,或者各種海龜,感覺很簡單,不就是隨便上上課,寫寫論文的事情么,別人可以做得到自己也可以做到,抱著這種心態,開始了我第一個學期的學習。
“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”這個是硬生生的寫照。
第一天的第一堂課,我就徹底蒙圈了,“historical &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psychology”這個是課程的名字,就知道里面的內容講的都是心理學的相關歷史和哲學基礎,要把心理學的底掀個底朝天,正式上課的時候,內心一萬匹草泥馬飛奔而過,想想當初自己做決定的時候,沒有仔細調查!
接下來,進行一系列的自我檢討: 檢討一:【準備工作不足】 a、跨專業的決定之前,沒有了解所學專業的實際內容,胡亂定專業,自以為的心理學專業就是網上的組做測試,分析分析人的性格特征,知道弗洛伊德是誰就行了,要么就是一些兒童心理,沒事為什么叛逆之類的,根本不知道心理學還和統計學有關,統計學當初在大學里學的時候都是聽天書,現在要換成英文+Tagalog版本了,各種專業名詞,各種測試的專業名稱,有些甚至中文都翻譯的,覺得自以為感興趣,于是就選擇了心理學 b、不清楚學習的具體情況(網上也查不到這些實際情況,或者我連中文網站都不會查閱了),自以為全都是全英文教學,鍛煉自己的英語能力(如果自己自學確實能夠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,上課就是個以外) 檢討二:【心理承受壓力差,自我轉化能力弱】由于準備工作不充分,在遇到以上種種困難的時候,第一個想到的是逃避,在決定心理學的時候,從第一節課開始,幾度懷疑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,幾度想更換專業(事實上我也去這么做了,去問了注冊的老師,什么時候轉專業,最快也要等到下個學期),這種逃避不知道是好的決定還是不好的決定,心理學真的太難太難,專業詞匯太多太多,下課之后,就哭了,哭的很慘。心里還在想其他的問題:第一,就算轉了專業,課堂上授課方式還是沒變,自己能否適應,第二,真的決定轉專業了,什么專業更適合我現在的階段,第三,做好準備繼續在這個國家多待幾年的節奏,第四,如果新的專業,自己能否堅持 檢討三:【適應能力差,英語水平低】也有其他人在菲律賓讀書,都沒見到網上有人在網上分享相關的經驗,說明很多都人克服困難了,英語水平低是硬傷! |